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首页 -新闻中心-

入选省企业文化优秀案例!来看舜韵电子如何“同‘韵’共富 点亮残障人士美好人生

发布时间:2024-08-23

      821日下午,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、浙江省国资委、浙江省总工会、浙江省工商联指导,由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、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主办的“乘风破浪 勇立潮头”《企业之魂:2023年度浙江省企业文化优秀案例》主题发布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。

      宁波舜韵电子有限公司《同“韵”共富 点亮残障人士美好人生》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。




      一起来看同“韵”共富 点亮残障人士美好人生




      背景介绍:宁波舜韵电子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,是一家以厨电智能控制系统为核心,集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。公司具有完备的技术和产品体系,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、省博士后工作站,在触摸控制、传感控制、变频控制等领域拥有雄厚技术力量。通过研发生产的智能控制系统,开发油烟机、集成灶、洗碗机、微波炉、蒸箱、烤箱、蒸烤一体机、净水器、燃气报警等产品,成为方太、火星人、亿田、欧琳等国内知名品牌的“名配角”企业。

 

      舜韵电子秉承“共同富裕道路上,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”理念,把企业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初衷,把帮扶残障人士稳定就业、激励其身残志坚发挥作用,列为企业发展战略。202112月,企业成功备案通过余姚市残疾人就业安置企业,经过两年多摸索实践,逐渐打造成余姚乃至宁波规模较大、残健共融生动、携手助残共富的残疾人就业安置企业。目前,公司已招用残疾人员工近200人,占舜韵电子员工的近30%,其中听障98人、肢残77人、言语18人、视障3人,人均月收入实现5000元以上,年累计带动员工增收960万元。公司成立以来,共斩获发明专利11个、实用新型专利256个、软件著作权51个,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个、团体标准1个。并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、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、浙江名牌产品、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、宁波竞争力企业百强、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宁波市清廉企业示范单位、余姚市文明单位、余姚市市长质量奖等诸多荣誉。




      主要做法:一、加强关爱服务,促进精神共富。

 

      通过文化感染,培育感恩情怀,培植积极向上、自强不息的精神,改变残障人士“等、靠、要”消极思想,实现精神富有。

 

      坚持四联暖心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深化“党建+工坊”工作体系,专设残障人士服务办,通过“车间班组天天联、车间主任及时联、服务办专员见面联、党员结对时常联”变残障人“流入”为“融入”。各群团定期开展文化培训、集体生日会、员工体检、一日游等专属福利,实施党员“联一帮二”工作机制,设置结对帮扶一览表和记录本,与残障员工谈心谈话,为其解困释疑,第一时间了解他们所需所盼,协调好企业与残障员工之间的关系,稳定残障员工队伍,让他们充分感受来自大家庭的暖心关怀。

 

      坚持励志鼓舞。通过关心关爱和文化植入,帮助残障员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。邀请残奥冠军王益楠走进舜韵,开展“坚定信仰,做最优秀的自己”的励志演讲,以亲身经历鼓励残障人士坚定信念;组建残疾人艺术团,以励志节目鼓舞残障人士向阳而生,其中24位演职人员登上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舞台;鼓励残障人士积极参加集团组织的运动会各类赛事,领奖台上他们获得的奖杯和证书完美诠释了残健共融的理念。

 

      坚持安全至上。公司注重残障人士人身、财产安全问题,常态化开展交通、反诈、消防培训。给每位骑车员工分发头盔,下发骑车佩戴头盔的通知,每天由行政人员公司门口检查监督佩戴情况。开展宿舍楼逃生演练,在提升公司消防安全的同时,增强残障人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。注重基础设施提升,在集体宿舍安装自动断电装置,在公共区域开设残障人士专用电梯和便利设施,切实保障残障人士人身、财产安全。

 

      二、助力素质提升,促进技能共富。

 

      持续拓宽岗位历练渠道,有效助力增强生活能力、提升工作水平。

 

      注重岗能匹配。开展岗能匹配是真正发挥残障人士工作积极性、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关键要素。残障人士服务办根据人员的文化程度、习俗传统以及个人专长等因素,及时进行岗位适配。2023年,创新实施ABCD绩效考核机制,对确有“思想困难、技能困难”的残障人士,一对一进行谈话、帮扶和换岗,激励他们向AB靠拢。目前,近200位残障人士,78%在车间,18%在科室,4%在后勤,他们尽责履岗,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热爱企业、热爱工作的向阳光芒。

 

      注重技能帮带。车间、部门建立技能帮带制度,凡是新员工,特别是残障人士入职,无论哪个岗位都必须做到“班组长、部门长手把手教、老员工一对一传帮”,利用早会、午休学习SOP流程图及操作技巧,帮助其通过最短时间熟悉工作流程、掌握技能要领,加快融入团队、融入流水线,提高作业水平,激发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 

      注重提能升级。工坊以岗位促学为抓手,鼓励残障人士参加技能等级认定,充分利用晨读、学习会、工作群等多途径进行宣导,激发其提升职业技能的主观意识。目前,54人获初级工证书,8人获中级证书、18人获高级工证书。

 

      三、健全完善机制,实现物质共富。

 

      引进众多残疾人士的根本目的在于助力他们实现共同繁荣。企业深知,援助一名残疾人即意味着扶持一个家庭,家庭福祉的提升将助力社会稳定。公司重视建立完善各类激励制度,为残疾员工提供实质性的权益保障。

 

      落实基金保障。在余姚市慈善总会设立规模1200万的宁波舜韵电子“共富帮扶”慈善冠名基金,用于助残、助学等公益项目,如年5万资助困难大学生,年20万用于企业职工“兰祥”基金,年72万资助120户因残致困家庭,帮扶足迹跨越“山海”到达四川凉山、丽水松阳、贵州雷山。

 

      落实奖补激励。完善残障员工福利、劳动薪酬机制,鼓励多劳多得,倡导劳动光荣。公司与每位残障人士签署劳动合同,为他们专设超产激励金,大多数人员每月可增收200-400元激励金,社保自缴部分由公司给予兜底补助,并提供每月400元住房补贴及免费一日三餐,给残障员工充分温暖和尊重。

 

      落实标杆引领。为弘扬残障人士自强不息、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,弘扬主旋律,传播正能量,公司每半年按照“爱岗敬业、奋发向上、团队协作、奉献忠诚”等标准,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培树“残疾人员工标杆”,他们从不同的角度,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激励,只有一条腿、只能站着干活、只靠双手和轮椅,他们都能这么优秀,何况健全健康的我们。他们不仅是残障员工的标杆,更是舜韵前行的动力。



      成效和启示:尊重与平等是残健共融的基本。残健共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和平等。在舜韵,没有残疾人的称谓,只有残障人士或爱心人士;在舜韵,没有残疾人专用通道,但会有方便他们的设施;在舜韵,不会在运动会上单设残障员工项目,但会充分考虑他们能同等参与;技能比武、晨读早会、消防逃生演练,都有残障人士的积极参与,他们在获得成长的同时感受到来自舜韵的充分尊重与认可。残疾人艺术团24位听障演员和手语指挥登上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闭幕式舞台,参演《惜别在今宵》《清茶敬远行》《最忆是杭州》三个节目,向世界展示中华残障艺术之美。

 

      信任与舞台是双向奔赴的前提。残疾人就业安置企业与工疗车间有所区别,我们的残疾人员主要为听障和肢体残疾,智力和精神状态均保持健康。他们自我表述为:“并非无能,仅是行动不便。”只要勇于付出努力,他们完全能够胜任工作。所以,心灵手巧自己小发明的有之;严厉有加、不折不扣管理仓库的有之;一丝不苟、如数家珍的内务有之;从一般员工到巡检的有之;参与课题研发和项目申报的有之……总之,残障只要给予舞台和信任,正如我们追求品质一样,上下齐心、内外合力,一定能实现双向奔赴。

 

      提升与发展是实现共赢的诠释。“自强不息、自食其力”以及持续迸发的创新活力已有效取代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。如听障员工(占比57.7%)虽“双耳不闻窗外事”,但专注工作并伴生的生产“窍门”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,部分业绩突出员工月收入可达万元,同样成为健全人学习榜样。残障人士充分就业不仅有效帮助个人致富、促进社会家庭和谐,企业也在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的同时,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,有效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


以上内容均来自文明余姚公众号